在智能电网技术和ChatGPT等大规模机器学习模型的共同驱动下,综合能源系统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和技术升级浪潮之中。这些技术的演进不仅显著加速了能源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更为实现高效、低碳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开辟了崭新道路。面对提高能效与实现碳中和双重目标的艰巨任务,综合能源管理系统亟须践行能源绿色高质量发展策略。针对这一复杂挑战,引入统计关系人工智能(StarAI)等尖端技术显得尤为关键。借助StarAI可有效地处理和分析复杂能源系统中的大规模异构数据,实现对能源流的精确预测与管理,从而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有力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基于此,《综合智慧能源》策划了“统计关系人工智能在综合能源中的应用”专刊,邀请中国农业大学付学谦副教授、天津大学张沛教授、广西大学代伟副教授、三峡大学谭洪讲师、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杨卧龙高级工程师、华北电力大学张天策讲师担任特约主编,共同探索和展示统计关系人工智能在综合能源中的创新应用和方法论。专刊旨在为来自学术界、工业界和政策制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和应对综合能源系统面临的挑战,以期推动统计关系人工智能技术在综合能源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我们期待收到涵盖创新方法、理论突破和实际应用案例的高质量投稿,共同推动综合智慧能源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实践创新。
一、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需求侧响应技术。
(2)基于人工智能的能源系统碳监测方法与平台。
(3)基于统计关系人工智能的能源气象随机模拟方法。
(4)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农业-能源-环境协同优化。
(5)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渔业-能源-环境协同优化。
(6)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交通-能源-环境协同优化。
(7)基于统计关系人工智能的新能源发电预测。
(8)基于统计关系人工智能的负荷功率预测。
(9)基于统计关系人工智能的电力调度。
(10)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市场快速出清。
(11)基于统计关系人工智能的智能巡检。
(12)基于统计关系人工智能的智能电网规划与设计。
(13)基于统计关系人工智能的电力市场营销稽查。
二、时间进度
专刊拟于2024年8月31日截稿,择期优先出版。
三、征稿要求
(1)专刊只收录未公开发表的论文,拒绝一稿多投。作者对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负责。
(2)按照《综合智慧能源》论文格式要求使用 Word 软件排版,请登录《综合智慧能源》在线采编系统(www.hdpower.net或www.iienergy.cn)下载中心下载论文模板。
(3)请保留论文图片、曲线和表格原始文件,并在投稿时按规定提交。
(4)论文作者应遵守相关学术不端规定。
四、投稿方式
(1)在线投稿(推荐):
登录在线采编系统(www.hdpower.net或www.iienergy.cn),完成在线全文投稿,欢迎投稿时推荐审稿人。
(2)邮箱投稿:
fuxueqian@cau.edu.cn(付老师);hdjs-chd@vip.163.com(编辑部)。
(3)咨询联系:
刘芳 0371-58501060 13838002988;杨满成 010-63918755,13801175292。
特约主编
付学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青年新星。IEEE Senior Member,IEEE智慧乡村委员会中国工作组副主席,农业农村部智慧养殖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Agriculture 执行副主编,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综合智慧能源》期刊青年编委。
张沛,博士,天津大学英才教授,曾任北京交通大学新能源国际学院副院长,埃森哲资源事业部智能电网总监,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部门主任。IEEE Fellow, AAIA Fellow。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调度运行、规划、电力市场和电力信息化。编写专著3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代伟,博士,广西大学电气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IEEE PES中国区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运行与规划、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广西科技基地人才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国网/南网科技项目课题等10余项。发表SCI/EI高水平论文6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20余项。
谭洪,博士,三峡大学师资博士后、硕士生导师。《浙江电力》青年编委,2023年度《中国电力》优秀审稿专家。研究方向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与规划、电力市场等。以第1/通信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包括中科院一区SCI论文4篇、EI论文6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
杨卧龙,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能源电力系统规划、光伏及风力发电、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等。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企业科技项目等10余项。发表中文核心及以上论文10余篇,编写行业标准1项、专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6项。获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