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电碳一体化市场环境下虚拟电厂多主体博弈优化与智能决策技术”专刊征稿启事
  •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正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电力市场与碳市场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虚拟电厂作为聚合分布式资源的新型市场主体,在电碳一体化市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内部多元异构资源协调优化与外部多主体博弈决策呈现出高度复杂性和强耦合性特征。传统基于集中式优化的调度方法难以适应多主体自主决策、利益博弈和动态交互的复杂环境。

           受此启发,《综合智慧能源》邀请广州大学程乐峰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朱继忠教授、东北大学张孝顺副教授和广东工业大学谢国波教授联合担任特约主编,主持并组织“电碳一体化市场环境下虚拟电厂多主体博弈优化与智能决策技术”专刊。该专刊聚焦电碳一体化市场环境下虚拟电厂面临的多主体博弈优化与智能决策关键技术问题,以博弈论、人工智能强化学习、演化算法等先进理论为基础,探索虚拟电厂内部资源协调机制、市场参与策略、碳资产管理等核心问题的建模方法与求解技术。通过理论创新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融合,构建适应电碳市场新业态的虚拟电厂智能运营体系,为电力系统低碳转型提供技术路径,兼具理论探索价值与行业实践意义。热忱期待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国家级科研计划承担单位贡献研究成果,积极投稿参与此次研讨。

    一、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 电碳一体化市场机制设计与博弈均衡分析

    研究电力市场与碳市场耦合机制下的价格形成机理、市场出清算法、多主体博弈均衡特性,探索激励相容的市场机制设计方法。

    2. 虚拟电厂多元资源聚合建模与协同优化策略

    针对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柔性负荷等异构资源特性,建立统一聚合模型,研究多目标协同优化算法与实时调度策略。

    3.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虚拟电厂智能竞价策略

    运用深度Q网络、行动者-评论家算法等强化学习方法,研究虚拟电厂在日前、实时电力市场中的自适应竞价决策机制。

    4. 多虚拟电厂间的演化博弈与合作竞争机制

    建立多虚拟电厂参与电碳市场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合作与竞争策略的动态演化规律,设计促进系统整体效益的激励机制。

    5. 电碳耦合环境下的碳资产配置与交易策略优化

    研究虚拟电厂碳配额管理、碳交易时机选择、碳减排投资决策等问题,建立电碳协同的资产组合优化模型。

    6. 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分布式协调控制

    设计多智能体学习算法,实现虚拟电厂内部分布式资源的自主协调控制,解决集中式控制的通信瓶颈和单点故障问题。

    7. 不确定性环境下虚拟电厂鲁棒优化与风险管理

    考虑新能源出力、负荷需求、电碳价格等多重不确定性,建立鲁棒优化模型和风险度量体系,提升虚拟电厂运营的稳健性。

    8. 虚拟电厂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博弈决策机制

    研究虚拟电厂提供调频、调压、备用等辅助服务的能力评估方法和市场参与策略,建立多服务市场联合优化模型。

    9. 基于联邦学习的虚拟电厂隐私保护协同优化

    在保护各参与主体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利用联邦学习技术实现虚拟电厂间的协同优化,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10. 电碳一体化下的需求响应博弈机制与激励设计

    研究电碳双重信号下的用户需求响应行为建模,设计考虑碳减排效益的差异化激励机制和动态定价策略。

    11. 虚拟电厂碳足迹追踪与绿色证书交易机制

    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碳足迹追踪体系,研究绿色电力证书与碳配额的协同交易机制和价值发现方法。

    12. 考虑网络约束的虚拟电厂最优功率流与博弈优化

    在配电网潮流约束下,研究多虚拟电厂的功率分配优化问题,建立网络感知的分布式博弈算法。

    13. 电碳市场下储能系统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

    研究储能系统在电能套利、辅助服务、碳减排等多重价值流下的优化配置和调度策略,建立多时间尺度协调优化模型。

    14. 虚拟电厂数字孪生建模与智能运维技术

    构建虚拟电厂数字孪生系统,集成物理模型、数据驱动模型和博弈决策模型,实现预测性维护和智能故障诊断。

    15. 面向碳中和目标的虚拟电厂长期投资规划与演化博弈

    考虑碳中和目标约束和技术进步趋势,研究虚拟电厂长期投资决策和技术路径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

    二、时间进度

    专刊拟于2026131日截稿,择期优先出版。

    三、征稿要求

    1)专刊只收录未公开发表的论文,拒绝一稿多投。作者对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负责。(2)按照《综合智慧能源》论文格式要求使用 Word 软件排版,请登录《综合智慧能源》在线采编系统(www.hdpower.net www.iienergy.cn)下载中心下载论文模板。(3)请保留论文图片、曲线和表格原始文件,并在投稿时按规定提交。(4)论文作者应遵守相关学术不端规定。

    四、投稿方式

    1)在线投稿(推荐):登录在线采编系统(www.hdpower.net www.iienergy.cn),完成在线全文投稿,欢迎投稿时推荐审稿人。期刊网站首页“论文模版”下载及“作者投稿系统”入口位置如图所示。

    (2)邮箱投稿:chenglefeng@gzhu.edu.cn(程教授);zhujz@scut.edu.cn(朱教授)zhangxiaoshun@mail.neu.edu.cn(张教授);xiegb@gdut.edu.cn(谢教授);hdjs-chd@vip.163.com(编辑部)。

    (3)咨询联系:刘芳 0371-58501060,13838002988;杨满成 010-63918755,13801175292。


    特约主编介绍

           程乐峰,男,博士,广州大学全职特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技术、博弈论(尤其演化博弈论)等相关理论研究及其在电力市场、智能电网、综合能源系统等领域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IEEE会员,IEEE PES储能技术委员会(中国)智能电网柔性资源互动分委会秘书,IEEE PES智慧楼宇、负载和客户系统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力负荷技术分委会常务理事。F5000获得者(第一作者),并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及中国知网高倍引学者TOP 1% 榜单。担任SCI期刊《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评审编辑(Review Editor)、SCI期刊《Energies》《Mathematics》《Sustainability》《Entropy》多个专题特约主编、《Smart Energy System Research》期刊青年编委、《综合智慧能源》期刊青年编委及3个专题特约主编、《新型工业化》特邀编委等。长期担任多个国内及国际权威EI/SCI期刊的审稿人工作,累计审稿200余次,获《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综合智慧能源》期刊“年度优秀审稿专家”称号。近年来主持各类纵向项目7项,含市(局)级及以上项目5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方电网公司重点/重大项目等各类纵横向项目20余项。累计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0余篇,含SCI期刊论文30余篇(一作/通讯27篇)。

           朱继忠,男,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优化运行与控制(ISESOOC 爱思科)研究团队/中心负责人。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国家级特聘专家,IEEE Fellow,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外籍会士,IET Fellow,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广州市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IEEE PES 智能楼宇、负载及客户系统技术委员会(中国)主席,《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等国际期刊编委,IEEE P2781 负荷建模与仿真国际标准工作组主席,IEEE P2783 快速负荷响应系统国际标准工作组主席,IEEE SMC 标准委员会委员和 IEEE SMC智能电力与能源系统专委会委员,中瑞智能电网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省市多种人才和项目评审专家、美国IEEE电力负荷分专委会主席、IEEE SBLC亚太地区工作组主席等。 2016,2017 年分别获国际期刊MPCE年度贡献奖和优秀特约主编奖,2018年获“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称号、IEEE PES全球通报奖、IEEE SBLC专委会年度贡献奖。2019年获“广州市高层次杰出人才”称号、中国南方电网2019年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2020年获IEEE SBLC专委会年度贡献奖。主持或参与了20多个国际大型电力工程项目,已授权国家专利10余项,以唯一作者出版英文著作4部( IEEE,Wiley等)和中文著作2部。

           张孝顺,男,博士,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优化运行与控制、人工智能算法等方面的研究。IEEE PES-SBLC(中国)电力负荷技术分委会副秘书长,IEEE TC-AMPS智能系统分委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八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人工智能与电气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会员。担任《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电力建设》《综合智慧能源》等权威电力期刊专栏副主编。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发表国家级专著1本,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高水平SCI期刊论文58篇(36篇Top, 4篇ESI高被引)、EI期刊论文37篇。获电力创新奖技术类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奖项。

           谢国波,男,博士,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智能电网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生物信息学等交叉领域的前沿研究,在智能电网技术、智能感知、数据挖掘与可视化、空间信息处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广东省智能金融企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航天五院商业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副总工程师,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大数据专委会委员,广东省科技特派员,科技部、广东省、广州市科技评审专家。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企业委托课题50余项,涵盖智能电网系统设备及平台、云计算金融服务平台、可穿戴医疗设备、星载舰船SAR图像识别、空间态势智能感知、气象灾害监测等多个重要领域。主持广东省重大应用专项、广东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三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奖项。


  • 发布日期: 2025-08-11  浏览: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