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负荷调控技术”专刊 征稿启事
  •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电力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动汽车的普及化对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负荷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电力系统设计主要依赖于基础发电设施的稳定运行,并着重于供需平衡。然而,可再生能源如风力和太阳能的波动性导致了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的不稳定,增加了电网运行的复杂性。此外,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也带来了负荷管理的新挑战,需要更灵活的调控技术来应对负荷波动和集中充电等问题。因此,开展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负荷调控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综合智慧能源》策划了“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负荷调控技术”专刊,邀请广西大学张冬冬副教授、吴晖锽教授,中国电科院宫飞翔高级工程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刘天皓高级工程师,北京科技大学黄超副教授与华北电力大学延肖何副教授担任特约主编,共同探讨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增高、分布式能源大规模集成、“双碳”目标及人工智能与数字驱动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中灵活性可调节负荷的最新研究进展、理论成果、技术应用及相关标准,旨在减少电力系统对大规模能源负荷和峰值需求的过度依赖,通过智能化负荷调控应用来提高供电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协调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诚挚欢迎业界专家和同仁积极投稿!

    一、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负荷参与需求响应关键技术。

    (2)新型电力系统的多元灵活性资源协同规划。

    (3)灵活性负荷调控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4)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模与优化运行。

    (5)虚拟电厂技术在负荷侧资源聚合与管理中的集成应用。

    (6)面向车网互动的电动汽车充放电需求管理。

    (7)基于区块链的灵活性负荷调控技术。

    (8)智能化负荷管理系统的设计。

    (9)人工智能技术在负荷预测和调控中的应用。

    (10)新型电力系统中柔性负荷预测与集成技术。

    (11)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交易市场设计。

    (12)柔性负荷弹性/韧性、可靠性、灵活性的评估与提升。

    二、时间进度

    专刊拟于2024年8月15日截稿,择期优先出版。

    三、征稿要求

    (1)专刊只收录未公开发表的论文,拒绝一稿多投。作者对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负责。

    (2)按照《综合智慧能源》论文格式要求使用 Word 软件排版,请登录《综合智慧能源》在线采编系统(www.hdpower.net或www.iienergy.cn)下载中心下载论文模板。

    (3)请保留论文图片、曲线和表格原始文件,并在投稿时按规定提交。

    (4)论文作者应遵守相关学术不端规定。

    四、投稿方式

    (1)在线投稿(推荐):

    登录在线采编系统(www.hdpower.net或www.iienergy.cn),完成在线全文投稿,欢迎投稿时推荐审稿人。

    (2)邮箱投稿:

    dongdongzhang@gxu.edu.cn(张老师);hdjs-chd@vip.163.com(编辑部)。

    (3)咨询联系:

    刘芳 0371-58501060 13838002988;杨满成 010-63918755,13801175292。


    特约编辑

           张冬冬,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广西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澳门大学濠江学者博士后(A类),《综合智慧能源》《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电力建设》等期刊青年编委,2023年世界前2% 科学家。长期从智慧能源与高性能电机方面研究工作,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交流项目等省级以上项目10余项,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 项(2021年和2023年),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 项(2023年),中国能源研究会科技创新奖1项(2022年)。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一作或通信作者发表中科院一区SCI 论文30多篇,ESI 热点论文1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授权专利10多项,其中7项实现转让到校经费502万元。组织 SCI 专刊 4 次,担任 70余个SCI期刊和 30 多个国际EI会议和期刊审稿人,获得包括科睿唯安 ESI 全球工程领域最优秀的 1% 评审专家、ESI 全球交叉学科领域最优秀的 1%评审专家、IEEE Power & Energy Society 和 IEEE TEC “杰出评审专家”等多项荣誉和奖励。

           吴晖锽,博士,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能源与电力电子实验室主任,获得东盟工程院院士、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外籍会士等荣誉。在智慧能源及其装备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科研和教学成果,自2019年全职到中国工作以来,发表SCI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荣获广西“金绣球友谊奖”“国际能源奖”(中国首位入围)、“国际研究与创新研讨会暨博览会发明一等奖”、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卓越工程教育奖章”(广西首位入围)、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3次)等荣誉。在华工作期间,牵头承担中英一带一路(越南/印度尼西亚)教育合作基金项目。作为国际工程认证顶尖专家促成了国际注册工程师项目在中国的落地并接纳汉语面试,促进了中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让汉语成为国际广为使用的工程语言,并成功推举中国多名学者获评IET Fellow、国际注册工程师等。此外,参与制定了多项中国与东盟能源领域的合作与发展规划,推动了“中国-东盟清洁能源能力建设计划”实施,并多次为我国青少年进行科普宣讲,相关科普成果被收录于科技部外国人才研究中心编著的外国专家科学讲堂等。

           宫飞翔,博士,高级工程师。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用电与能效研究所长期从事配用电大数据分析、智能用电、需求侧协调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需求响应及智能用电领域研究经验,IEC TC57、IEC SyC Smart Energy标准工作组成员,参与国际标准编制1项,国家标准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参与国家973、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项目7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1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排名第3和第4),中国电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1),荣获2022年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先进工作者等。

           刘天皓,香港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先后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福田区英才,鹏城人才,深圳市自动化学会专家,IEEE中国区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 Power & Energy Society杰出评审专家等。2020—2021年任ABB中央研究院科学家,2021年11月加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新型电力系统与智慧能源低碳运行方面研究工作。近5年来以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主持或参加公司级、省部级和国家级项目10余项,发表SCI/EI期刊论文50余篇,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做报告。担任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IEEE Trans. on Smart Grid,IEEE Trans. on Sustainable Energy,Applied Energy等30多个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审稿人,并获得IEEE Power & Energy Society 和 IEEE TEC “杰出评审专家”等多项荣誉和奖励。

           黄超,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数据挖掘、计算智能及其在智慧能源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面上和青年)及其它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优秀论文1篇。多次组织SCI专刊,担任计算机与能源交叉领域多个期刊特邀审稿专家,获得《IEEE Transactions on Sustainable Energy》“杰出评审专家”等荣誉称号。

           延肖何,英国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博士,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入选北京市青年托举工程,IEEE Member、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2019—2020年于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助理研究员,2020年8月加入华北电力大学。主要从事分布式和规模化储能系统建模与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近些年重点从技术、经济层面研究储能的规划和运行技术。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2项,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科院储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三峡-华电“并网友好型风光储场站群智慧联合调控运维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示范”项目。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SCI顶级期刊论文共计20余篇, 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做报告。担任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IEEE Trans. on Smart Grid,IEEE Trans. on Sustainable Energy,Applied Energy等多个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审稿人,并获得《IEEE Trans. on Sustainable Energy》期刊优秀审稿人。

  • 发布日期: 2024-04-16  浏览: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