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耿直, 陈柯宇, 刘媛媛, 张斌, 王剑利, 石天庆, 李芳, 顾煜炯. 太阳能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互补性能分析[J]. 综合智慧能源, 2023, 45(12): 79-86. |
[2] |
冯乐军, 付志浩, 刘锋, 龚雨桐, 李艺敏, 韩东江, 隋军. 技术-经济因素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经济性影响分析[J]. 综合智慧能源, 2022, 44(10): 65-70. |
[3] |
朱海东, 郝浩, 郑剑, 张庭玉, 陈志凯, 胡恩俊. 基于冷热电多能互补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设计[J]. 华电技术, 2021, 43(4): 34-38. |
[4] |
杨谱,段立强*,潘盼. ISCC发电系统研究进展[J]. 华电技术, 2020, 42(4): 47-56. |
[5] |
贡文明1,李炜2,李明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在线性能试验研究[J]. 华电技术, 2019, 41(9): 25-28. |
[6] |
刘忠源. 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供热改造[J]. 华电技术, 2019, 41(9): 70-71. |
[7] |
万志勇. S10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RB时汽轮机不卸载的处理及防范措施[J]. 华电技术, 2019, 41(5): 73-75. |
[8] |
韩峰1,张衍国2,严矫平1,丛堃林2. 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和合作模式[J]. 华电技术, 2019, 41(11): 1-4. |
[9] |
孙思宇1,于成琪2,孙涛3,李新建3,卫奕4,谭敬波2,张军涛2. 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进展[J]. 华电技术, 2019, 41(11): 26-31. |
[10] |
祖航,王秋颖. 环境温度及负荷率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性能的影响[J]. 华电技术, 2019, 41(11): 49-52. |
[11] |
李志鑫. S10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发电热耗率影响因素分析[J]. 华电技术, 2018, 40(9): 66-69. |
[12] |
周屹民,吴敏杰. 提高6FA联合循环机组夜间停运期间经济性的措施分析[J]. 华电技术, 2018, 40(8): 28-30. |
[13] |
马琴1,2,李伟1,2,常娜娜1,2,王宸曦1,2. LM2500+G4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加热天然气的技术经济分析[J]. 华电技术, 2018, 40(7): 59-61. |
[14] |
王林,王红雨,张亚夫,高景辉,孟颖琪.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吹管工艺及优化[J]. 华电技术, 2018, 40(6): 73-76. |
[15] |
李利. 生物质沼气发电的利用模式及效益分析[J]. 华电技术, 2018, 40(12): 4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