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编委会
出版道德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9年 第3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9-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综述
超超临界机组电气系统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王士博;井绪成;薛斐;于文涛
2009, 31(3): 1-4.
摘要
(
12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一期2×660MW超超临界机组电气系统的设计与主要设备选型的特点,针对该设计方案调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为今后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几点建议
600MW 超临界机组汽轮机中压缸启动及故障分析处理
何辉;吴强
2009, 31(3): 5-8.
摘要
(
23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某电厂一期工程2台600MW超临界机组汽轮机中压缸启动的过程和特点,详细分析了启动过程中存在的故障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
&#
65377;最后指出,中压缸启动方式可使机组的启动更安全
&#
65380;经济
&#
65377;
600MW 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系统改造
张保国
2009, 31(3): 9-10.
摘要
(
13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600MW超临界锅炉带炉水循环泵启动系统,指出了该设计的相关优缺点
&#
65377;提出了取消该循环泵而采用给水回热来回收热量和工质的设计改造方法,减少了初期投资和维护成本
&#
65377;
600MW 超临界锅炉破坏水封处理捞渣机故障的对策
刘晓军;肖丽峥
2009, 31(3): 11-13.
摘要
(
15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于采用炉底无渣井和关断门设计的华电襄樊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00MW 超临界固态排渣锅炉而言,在捞渣机出现故障后,必须破坏炉底水封进行处理或放渣后重新启动,否则,只有停炉检修
&#
65377;在吸取前2次破坏水封放渣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总结制订了相应的措施,指导破坏水封处理捞渣机故障,未发生锅炉超温或主燃料跳闸的情况
&#
65377;
超超临界机组低压缸拼缸及焊接变形控制
刘鸿国
2009, 31(3): 14-17.
摘要
(
14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华能玉环电厂超超临界机组低压缸外型尺寸较大
&#
65377;在施工中通过合理的拼缸方法,采用科学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同步分段倒退焊工艺,有效地控制了低压缸拼缸连接焊接变形
&#
65377;经测量,变形量小于设计值,为其他超超临界百万电厂的拼缸焊接提供有益参考
&#
65377;
研究与开发
微油点火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胡明君;李凤德
2009, 31(3): 18-21.
摘要
(
15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微油点火装置的工作原理,详细论述了微油点火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
&#
65380;系统组成及其主要设备
&#
65377;在此基础上,对微油点火技术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
65377;采用该技术后,节油率达90%以上,综合节能效益达80%,年节约费用达2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65377;
S109FA燃机余热锅炉管束泄漏原因分析及改进
朱晨曦;黄万立;斯宝祥
2009, 31(3): 22-26.
摘要
(
12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S109FA级联合循环余热锅炉中换热模块的结构特点,从破坏形成的机理
&#
65380;管束结构设计问题
&#
65380;运行工况的影响
&#
65380;焊缝质量等方面入手,全面分析了高压过热器2左侧中间集箱引出管损坏的原因,通过对管束结构和焊接工艺改进以及运行优化,达到防止该管束泄漏的目的
&#
65377;
汽轮发电机组现场高速动平衡试验
牛学玲
2009, 31(3): 27-29.
摘要
(
18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动力事业部热电站#1汽轮发电机组的#3
&#
65380;#4瓦轴振动值一直偏高,影响了机组的安全运行
&#
65377;采用了双平衡方法在现场进行了轴系高速动平衡试验后,收效十分明显,轴振动数值优良
&#
65377;该试验方法对机组安全运行及故障查找
&#
65380;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65377;
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在燃气电厂的应用
汪夏斌
2009, 31(3): 30-32.
摘要
(
15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广东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新投运的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AVC)是中国南方电网的首家试点工程。介绍了AVC自动装置的运行方式、调节原理、逻辑构成以及厂内各系统之间的通讯与控制方式。通过AVC自动装置的应用,使系统电压和无功储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大大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和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工业以太网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
白国华;贾敬臣
2009, 31(3): 33-37.
摘要
(
19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以太网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以太网冗余性、开放性、扩展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工业以太网在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四期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以太网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电厂的自动化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多轴旋喷防渗墙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张威
2009, 31(3): 38-40.
摘要
(
12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轴旋喷防渗墙为多头搅拌桩防渗墙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的新的垂直防渗技术,具有工效高、造价低、墙体完整、连续性好等优点,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堤坝防渗技术。介绍了该技术在广东省潮州市韩江南北堤南堤段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设计方案的选择过程和试验段的施工情况,实施后效果良好。
大机组担负小电网频率调整的探讨
黄纯忠;陈发军
2009, 31(3): 41-44.
摘要
(
14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能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产、供、销应同时完成并必须保持平衡,否则,会影响电能质量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保证电能质量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对电源侧的机组频率、电压进行调整和控制。针对大容量机组担负小电网调频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技术交流
TXP分散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升级改造
施刚;尚君
2009, 31(3): 45-47.
摘要
(
15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SIEMENS TXP分散控制系统在扬州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并采取了调整措施,系统升级改造以后,控制系统趋于稳定,故障率明显降低。
发电机定子B相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
徐永盛
2009, 31(3): 48-51.
摘要
(
14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紫兰坝电站#2发电机主要技术参数和定子绕组基本概况。分析了定子B相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论述了故障点查找方法、解决过程及解决办法,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发电机定子绝维护的4措施。
浅谈原油背压调节和变频控制
徐金雷
2009, 31(3): 52-53.
摘要
(
14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前置模块原油背压调节阀的作用是通过调整原油前置泵出口旁通油量使供给燃油的选择模块的原油流量及压力满足要求。由于控制管路比较细小容易堵塞,常发生膜片破裂、老化,压力晃动等故障,2007年对温州燃机发电有限公司原油背压调节阀拆除进行了前置泵变频改造,使燃油流量变频控制。介绍了2种改造方式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浅谈水电站变压器的优化改造
郑贞芬;赵建军
2009, 31(3): 54-55.
摘要
(
13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时间和技术措施的变化,水电站变压器存在的相关隐患也渐渐浮出水面,比如水电站主接线方式和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及造成的不利后果,水电站发电机机端电压及厂用电电压过高等,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改造。根据相关实例,分析了水电站变压器改造的原因,提出了优化改造的方案。
空冷系统安装质量的保障措施
韩军
2009, 31(3): 56-58.
摘要
(
12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空冷系统及其构成进行了介绍,对直接空冷凝汽器安装工艺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确保空冷机组空冷风压试验的成功实施。针对安装过程中的关键工艺问题,采取了相应措施,保证了空冷系统的安装质量,为后续的空冷岛安装提供经验和借鉴。
浅谈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黄立文
2009, 31(3): 59-61.
摘要
(
11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情况,通过对电力企业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大检查,找出了一些主要弱点,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法。
工频干扰引起微机保护误动的分析和处理
郭立斌;姚庆荣
2009, 31(3): 62-64.
摘要
(
18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一起微机保护误动的实际调查和分析,简述了查找过程并分析原因,得出了交流工频干扰引起保护误动的结论,为今后分析和减少交流工频干扰提供参考。
由隔离开关控制回路对地短路引起的误动分析
陈小龙
2009, 31(3): 65-66.
摘要
(
13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代化的变电站均采用电动隔离开关,电动隔离开关与“五防”系统配合使用既安全又方便,减轻了运行人员操作时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若电动隔离开关操作回路设计不合理,会产生安全隐患。针对1条线路刀闸安装时出现因操作回路接地而使电动刀闸自动分合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变频器在浓缩机运行控制上的运用
苏全卫;张艳
2009, 31(3): 67-68.
摘要
(
13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采用变频器对浓缩机驱动电动机进行控制,可方便地对电动机进行无级调速,以适应浓缩机出浆物料浓度的精确控制。控制系统中功率表的应用,可较精确地监测到浓缩机驱动电动机运行电流的变化,从而当耙架有淤耙倾向时,使提耙电动机动作,进行提耙,有效地防止淤耙现象出现。
主变压器冷却方式改造及其效果分析
成强;王勇
2009, 31(3): 69-72.
摘要
(
11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阐述了主变压器冷却方式改造的必要性,分析了散热效果。收集了改造后的大量运行数据并将实际顶层油温升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得出了改造效果良好的结论。
节能与环保
应对燃煤含硫率变化的脱硫工艺设计
彭斌;王凯亮;陶爱平;王云;曾辉
2009, 31(3): 73-75.
摘要
(
17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国内投运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中,实际运行燃煤含硫量远大于设计含硫量,脱硫系统对燃煤含硫率变化的适应能力有限,导致脱硫系统不能正常关闭旁路运行。因此,新建项目应适当提高脱硫系统的设计余量,以适应将来可能发生的燃煤含硫率变化。以实际案例说明,针对改造项目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寻求最优方案。
优化燃烧降低锅炉NOx排放质量浓度的措施
贾自臣;徐兴科
2009, 31(3): 76-80.
摘要
(
12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发电厂一期2台670t/h煤粉锅炉NOx排放质量浓度较高的原因,介绍了#2炉通过分级配风和分级送粉的优化燃烧调整试验,使锅炉NOx排放质量浓度大幅降低的过程。在喷燃器改造为“水平浓淡风煤粉燃烧器”后,再进行分级配风和分级送粉优化燃烧,NOx排放质量浓度下降幅度达到了40%,降低锅炉NOx的排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开放获取
版权转让协议及作者声明
论文模板
作者须知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